建設內容及規模
由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板塊、固廢資源化處理板塊、水資源循環利用板塊共三大板塊構成。
項目簡介
11月9日,南博鰲零碳示范區建設項目EPC(施工圖設計、施工總承包)(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建設項目EPC(施工圖設計、施工總承包))中標結果公示發布,中標人為光大環保(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標價為15602.0021萬元,工期為150天。
項目由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板塊、固廢資源化處理板塊、水資源循環利用板塊共三大板塊構成。
(一)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板塊:設計面積共計61.1公頃。包含東嶼島生態岸線改造與修復項目8.4公頃、島內林地生態修復與功能提升項目44.4公頃、遠洋大道景觀提升與功能完善項目8.3公頃。在節點設計上,島頭位置為鄉野花園,設計對現狀荒地進行自然植被恢復,觀景節點結合當地文化展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島內南部停車區域周邊提升改造為低碳花園,集中展示低碳設施和低碳技術,具有低碳示范科普的功能。原有的紅樹林區域提升改造為雨林濕地花園,依托原有基底營建多樣的自然生境,形成低養護成本的綠地景觀。針對園區主路遠洋大道進行景觀提升與設施完善,在道路兩側建設海綿濕地,打造景觀優美的中心綠廊。為完善環島交通體系,除進一步提升完善東側原有環島步道外,在西側新建環島棧道,在全島形成設施完善且連續貫通的游覽體系。主要內容包含景觀設計、種植設計、配套構筑物設計、給排水設計、電氣設計等。
(二)固廢資源化處理板塊:垃圾收運設施改造,規模為東嶼島投放20座戶外智能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對2座酒店(東嶼大酒店、亞洲論壇大酒店)垃圾收集房進行分類化、密閉化、清潔化改造。主要內容為智能垃圾分類收集系統及其地面硬化、垃圾收集房功能分區、通風除臭系統、沖洗水排放改造、密閉化改造等。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規模為有機廢棄物9t/d;處理對象為東嶼島內產生的園林綠化垃圾、廚余垃圾等,以及龍潭村及附近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有機廢棄物等,主要內容為廚余垃圾上料破碎系統、園林垃圾預處理系統、廢水處理系統和除臭系統及場址范圍內場平工程等配套工程。
(三)水資源循環利用板塊:高品質供水改造項目位于東嶼島公共區域,包括游客服務中心、遠洋大道、東嶼茶吧、亞論免稅店、亞論公園等公共區域增設高品質供水設備5處,提高游客和居民飲水水質,總供水規模約1m3/h。室外環境雨水利用及海綿化改造項目位于東嶼島建筑周圍,包括亞洲論壇中心廣場、東嶼茶吧周圍兩處透水鋪裝,總面積10200平方米;亞洲論壇中心增設雨水調蓄池一座,有效調蓄容積500立方米,東嶼島酒店東側增設雨水調蓄池一座,有效調蓄容積200立方米,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管網和回用管網。
項目由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板塊、固廢資源化處理板塊、水資源循環利用板塊共三大板塊構成。
(一)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板塊:設計面積共計61.1公頃。包含東嶼島生態岸線改造與修復項目8.4公頃、島內林地生態修復與功能提升項目44.4公頃、遠洋大道景觀提升與功能完善項目8.3公頃。在節點設計上,島頭位置為鄉野花園,設計對現狀荒地進行自然植被恢復,觀景節點結合當地文化展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島內南部停車區域周邊提升改造為低碳花園,集中展示低碳設施和低碳技術,具有低碳示范科普的功能。原有的紅樹林區域提升改造為雨林濕地花園,依托原有基底營建多樣的自然生境,形成低養護成本的綠地景觀。針對園區主路遠洋大道進行景觀提升與設施完善,在道路兩側建設海綿濕地,打造景觀優美的中心綠廊。為完善環島交通體系,除進一步提升完善東側原有環島步道外,在西側新建環島棧道,在全島形成設施完善且連續貫通的游覽體系。主要內容包含景觀設計、種植設計、配套構筑物設計、給排水設計、電氣設計等。
(二)固廢資源化處理板塊:垃圾收運設施改造,規模為東嶼島投放20座戶外智能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對2座酒店(東嶼大酒店、亞洲論壇大酒店)垃圾收集房進行分類化、密閉化、清潔化改造。主要內容為智能垃圾分類收集系統及其地面硬化、垃圾收集房功能分區、通風除臭系統、沖洗水排放改造、密閉化改造等。有機廢棄物處理設施,規模為有機廢棄物9t/d;處理對象為東嶼島內產生的園林綠化垃圾、廚余垃圾等,以及龍潭村及附近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有機廢棄物等,主要內容為廚余垃圾上料破碎系統、園林垃圾預處理系統、廢水處理系統和除臭系統及場址范圍內場平工程等配套工程。
(三)水資源循環利用板塊:高品質供水改造項目位于東嶼島公共區域,包括游客服務中心、遠洋大道、東嶼茶吧、亞論免稅店、亞論公園等公共區域增設高品質供水設備5處,提高游客和居民飲水水質,總供水規模約1m3/h。室外環境雨水利用及海綿化改造項目位于東嶼島建筑周圍,包括亞洲論壇中心廣場、東嶼茶吧周圍兩處透水鋪裝,總面積10200平方米;亞洲論壇中心增設雨水調蓄池一座,有效調蓄容積500立方米,東嶼島酒店東側增設雨水調蓄池一座,有效調蓄容積200立方米,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管網和回用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