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
(1)負責采購方1、2號吸收塔管束式除霧器及其附屬設備改造以及改造所涉及的其他工作。其中包括除霧器1080套(每臺機組540套),塔內沖洗水管以及噴嘴改造,塔外沖洗水管道以及閥門改造(10個DN50氣動閥門改為電動閥門,包含電纜鋪設,操作系統修改、管道保溫更換)。改造所涉及吸收塔滿堂紅腳手架、外保溫(800 m2)更換、吸收塔底部淤泥清理800m3(每臺機組400m3)。管束式除霧器區域以及搭設腳手架可能損傷的塔壁處防腐檢查及處理1600m2(每臺機組800m2)。
(2)負責1、2號機組煙道流場優化改造(包括省煤器出口煙道至電除塵入口煙道煙氣數據采集及數值仿真、建模)、根據實驗數據結果,出具改造方案,經采購方批準后進行改造施工。改造涉及省煤器出口煙道導流板(12塊,每塊7m*1.5m,厚度6mm),電除塵入口煙道導流板(12塊,每塊5m*1.5m,厚度6mm)更換,防磨處理。電除塵入口煙氣均布板,脫硝煙道整流裝置更換。省煤器出口煙道(長9m,寬7m,高6m,板材厚10mm)、電除塵入口煙道(長3m,寬3m,高5m,板材厚10mm)更換及防磨處理(鋼材預估150噸)。煙道流場優化改造涉及腳手架搭拆、保溫拆裝等工作。
(3)本次改造后,經有資質的第三方出具性能試驗報告,電除塵入口兩側煙道流量偏差不大于8%,在吸收塔入口煙塵含量≤50mg/Nm3(干基、標態、6%氧)工況下,除霧器出口煙塵含量達到5mg/Nm3以下;在入口煙塵含量>50mg/Nm3(干基、標態、6%氧)工況下,除霧器除塵效率達到90%以上。
(4)本項目所需的設備,材料,工器具,安裝施工、試驗以及施工所涉及的吸收塔清淤、腳手架、保溫等工作及費用均由供應商負責。
|